天涯招考网 >考研 > 专业课 >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论文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论文

更新时间:2019-10-11 来源:专业课

【www.wzktys.com--专业课】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决定了其主要目的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原理,而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简单依靠教材体系进行生硬枯燥的授课显然并不有助于这一主要目的的实现。在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一、艺术院校思政课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并根据所教对象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所学专业等因素在教学观念、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设计、调整和转化。

  1、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存在很大不同。

  教材体系是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按照一定的理论范式编写的,是教师授课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基本蓝本,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体系规定的是“教什么”,教材体系的特点在于:结构的逻辑严谨性;章节的层次清晰性、前后呼应性;内容的全面覆盖性、理论科学性、表述准确性。

  教学体系即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情境等因素,为适应教育环境的需要而构建的一套授课表达体系。教学体系规定的是“怎么教”,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教师能动地对教材体系的再加工、再创造过程,也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过程。教学体系的特点在于:在内容的选择上具有问题针对性、重难点的突出性;在教学实施中具有方法的灵活性与手段的多样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遵循教材体系,更要遵循教学规律与学生学习的接受规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考虑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一致性,而忽略了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不同特点,没能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

  2、教材体系的统一性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之间存在矛盾。

  高校思政课教材的编写集中反映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高水准,努力做到了内容准确、理论严密、表述严谨、思想深刻,这样的统编教材的内容体现了一般性与普遍性,不可能区分学校类型、层次、专业的不同,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毫无疑问是欠缺的。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面对的是高校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即艺术类大学生,他们总体来讲人文素养较薄弱,高考文化课成绩较低,他们擅长形象思维而短于抽象思维,对深奥的思政理论内容的接受能力较差。这就要求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努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建立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的教学体系,解决理论的稳定性、抽象性与教学对象的思维特点、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课时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矛盾。

  在四门新课程方案实施的具体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内容较多,课时有限”。艺术院校往往比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对于思政课的学时更难以真正按照教育部的统一方案执行,所以对教材体系面面俱到很不现实,而且即使能匆匆忙忙讲完所有教材内容,注定了教师授课是肤浅和缺乏吸引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以教材内容和基本精神为遵循,有选择、有取舍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即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二、对思政课教材体系进行整合,构建适应艺术院校大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基础条件。

  1、在吃透教材、了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的基础上对教材体系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开展专题教学。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材体系进行整合首先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真正理解教材基本精神与基本原则,从宏观上把握教材整体的编写思路和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微观上把握每一章节的主线、重点、难点。这样对教材体系进行整合就不会出现偏离党的路线方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问题,才能真正设计好各个专题。如果完全脱离现有的教材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像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就会迷失方向。

  吃透了教材之后还要在学生当中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去了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心中所想、心里所思,了解他们的关注点与兴趣,认真听取艺术类各专业大学生对思政课教材以及课堂授课的想法、意见及建议,充分总结学生的观点加以思考,及时将学生提出的正确的建议贯彻到专题教学的设计中去。

  在此基础上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努力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挖掘教材中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敢于超越教材,打破原有教材体系,变教材章节内容为专题内容,有选择有重点地讲解,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

  2、构建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必须紧密联系教学对象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 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学生思想、行为的转化,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要完成这一任务,在构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就必须紧密结合国家与社会生活实际、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艺术院校大学生对国家发展与现实社会也是相当敏感与关注的,这一点与其他院校大学生并无不同,所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与普通院校思政课教学一样都必须紧密联系国内外发展形势,紧密联系社会重大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及时将有关问题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灵活机动地渗透与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不能回避,引导大学生多关注、多思考。

  构建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贴近艺术类大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制观。艺术院校大学生是读图、看视频、听流行音乐的一代,倾向感性思维和直观感受,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深厚内涵和情感资源,增加与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对他们在校园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及时答疑解惑,给学生以实际的指导和帮助,逐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和修复不良心态的能力,降低他们对思政教材的抗拒感、疏离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魅力、充满活力。

  3、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时要注意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问题。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各个阶段,每阶段都有其特殊性,但各个阶段又有连续性、系统性,所以,每个阶段的相互衔接构成教育的统一过程。学生在中学时通过思想品德课、政治课就已经初步掌握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内容。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在纵向上的有效衔接也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应认真研究中学的政治教材,进行教材内容的对照比较,了解异同,进行纵向比较,就能心中有数,从而准确地把握大学教学的内容,在设计专题内容时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要么少讲要么不讲,要么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与阐释。

  三、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积极探索艺术院校大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所在。

  1、教师不断加强学习进修,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关键在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努力培养打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格风范;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更应加强学习与充电,通过学习进修提升自身学历与科研水平,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理论同时,不断进行跨学科学习与研究,尤其是要多掌握些艺术方面的知识,有必要培养唱歌、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只有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接受与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路人,才能真正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艺术院校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逆反心理。他们不满足于消极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希望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要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启发式、参与式、情感式、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也使学生变成演员,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思想交流、共同表演的舞台。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如志愿者服务、先进人物采访、大学生形象DV 展示、微电影拍摄、爱国主义教育景点参观、社区服务等等,在完成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无疑会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感与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善于将文本语言转化成自己的口头语言,善于用通俗易懂的口语来表述,用幽默的语言甚至网络流行语来表达,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亲切感,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

  总之,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加大学习、研究和实践力度,真正构建起适应艺术院校大学生认同的教学体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时效性与针对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zktys.com/kaoyan/72269/

京ICP备18066668号

CopyRight 1996-2018 https://www.wzkty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涯招考网 版权所有